跌落神坛!《南京照相馆》演照相馆全员封神,唯他拖后腿?

2025-08-06 21:03:15 68

《南京照相馆》成了今年暑期档最大的黑马。 上映三天票房破4亿,十天冲到15亿,豆瓣评分稳在8.6,观众口口相传让它从“冷门题材”逆袭成现象级电影。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饰演照相馆老板金承宗的王骁,意外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有人夸他演活了乱世小人物,也有人骂他“面瘫式演技拖垮全片”。 这个被贴上“最争气星二代”标签的演员,第一次因演技遭遇大规模质疑。

王骁的角色设定其实很有分量。 金承宗是个地道的南京人,开着一家城里最好的照相馆,战前日子体面,举手投足带着小老板的骄傲。 南京沦陷后,他被迫给日军洗照片求生,从懦弱妥协到觉醒反抗,最后为保护屠杀证据赴死。 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王骁的诠释引发了极端评价。

王骁的细节太戳心。 刚出场时梳着中分油头,穿熨帖的长衫,和人说话微微颔首,那种老南京商人的文雅劲儿立住了。 被迫洗照片时,他手指捏着底片边缘发抖,洗一张抽一口气,洗到屠杀画面时突然干呕,眼眶充血却不敢哭出声。 最后赴死前,他把全家福塞进女儿口袋,喉结滚动半天只憋出一句“底片不能丢”,转身时后背绷得笔直,步子却踉跄,这些细节让观众直呼“汗毛倒竖”。

可骂的声浪同样凶猛。 关键戏份里,王骁被批“接不住对手的戏”。 高叶饰演的歌女目睹婴儿摔死后崩溃痛哭,镜头切到王骁时,他眼神放空,嘴角僵硬,被吐槽“像突然断电”;和王传君饰演的汉奸对峙时,对方青筋暴起嘶吼“我们不是朋友”,王骁却只瞪大眼睛,脸上肌肉纹丝不动。 最争议的是就义戏:他中弹后缓缓倒地,本该是悲壮高潮,但木然的表情被观众调侃“仿佛在拍牙膏广告”。

演技争议背后,王骁的“星二代”身份被反复翻炒。 母亲是影后王馥荔,他出道时就被打上“资源咖”标签。 有导演当面说他“长相演不了主角”,网友嘲讽他“靠妈拿戏”。 为了撕掉标签,他专挑吃力不讨好的配角:《白鹿原》里和农民同吃住学锄地,《三大队》为演刑警去派出所蹲点三个月,甚至为《狂飙》里五分钟镜头减重20斤。 这次《南京照相馆》他主动请缨,只因“南京人没理由不演这段历史”。

但同期演员的炸裂表现,放大了王骁的短板。 高叶饰演的歌女林毓秀,从谄媚日军到觉醒反抗,层次分明。 婴儿被摔死后她抱着尸体发呆,半边脸抽搐半边脸流泪的“生理性演技”封神,拍完直接虚脱被抬出片场。 王传君更绝,把汉奸翻译的懦弱演到极致:见日军时腰弯成90度,接糕点手抖得像帕金森,最后在万人坑边憋哭到面部扭曲。 连小演员杨恩又都贡献高光,全家赴死前硬挤出笑容说“我还没去过杭州”,观众泪崩刷屏。

横向对比更残酷。 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前期怯懦后期爆发,嘶吼“中国人不许被糟蹋”时青筋暴起;周游演的警察被割耳朵时,喉咙里发出的呜咽像野兽哀鸣。 而王骁被诟病“永远皱眉+抿嘴”三件套,连粉丝都承认:“这次他确实被高叶王传君碾压了”。

业内评价也呈现撕裂。 导演申奥力挺王骁,称金承宗“麻木感是刻意设计”;张译早在《狂飙》合作时就夸他“细节精准到指尖”。 但影评人一针见血:“当其他演员用微表情传递仇恨时,王骁还在用话剧式演法,和电影镜头格格不入。 ”更有人翻旧账,指他《狂飙》里和吴刚对戏时表情僵硬,早已露疲态。

观众用真金白银投票。 王骁饰演的老金赴死戏,抖音二创播放量破亿,话题“老金底片不能丢”登上热搜;但同期投票“最打动你的角色”,他只排第五,输给高叶、王传君甚至12岁的杨恩又。 豆瓣热评总结得犀利:“王骁像班里用功的好学生,认真但缺天赋,当学霸们集体超常发挥,他的平庸就被放大了”。

这场争议暴露出“星二代”的生存悖论。 普通演员演砸了可能被宽容,但顶着王馥荔儿子头衔的王骁,观众标准自动调高三档。 他曾在采访苦笑:“别人用七分力及格,我得掏十二分才不被骂靠妈。 ”可当《南京照相馆》演技排名第五的结果出炉,仍有网友刷屏:“星二代强捧之耻”。

市场反馈却给出另一套答案。 王骁的戏约不降反增,新片《东极岛》直接升任男主。 制片人透露:“他带得动票房,扛得住骂。 ”而《南京照相馆》的日本展映会上,海外观众特别提到“照相馆老板的沉默比呐喊更有力”。 或许正如影迷的调侃:“能吵三天三夜,恰恰证明王骁早不是小透明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