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都走不稳,全程开原音假唱,还想去鸟巢开演唱会,谁给的自信?

2025-08-07 05:41:39 139

编辑丨qm

自从短视频兴起之后,造就一个人太容易了,成为一个网红来赚大家的钱也是易如反掌的,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网红们根本不会把观众当成自己的粉丝只是会把她们当成敛财的工具而已。

那艺娜就是网红之中备受瞩目的一位,在经过几次封杀之后,一首《爱如火》让她又重新杀回大众的视野,开启全国巡演。

图片

这下可以说是开启了她的事业高峰期,只要是她开演唱会那必然是场场爆满,甚至就连高价VIP票还能迅速售罄,但是说实话,很多人冲着她的演唱会去,并不是喜欢她的歌声,而是喜欢去凑热闹罢了。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杭州。那艺娜的演唱会座无虚席,连高价VIP票都一扫而空。聚光灯下,她深情款款地举起麦克风,准备演唱那首《苹果香》。然而,从价值不菲的音响里传出的,却是一个稚嫩的、奶声奶气的童声。

图片

整个场馆静默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哄笑。更离奇的是,舞台上的那艺娜面不改色,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她继续投入地对着口型,用专业的舞台姿态,演绎着这首“童声版”金曲。观众们像是被按下了什么奇怪的开关,从看热闹的窃窃私语,演变成整齐划一的怒吼:“退票!退票!”

团队的反应更是将这出荒诞剧推向了极致。他们先是归咎于音响师失误,后又改口说是为了和观众“抽象互动”,最后甚至流出聊天记录,暗示是“应观众强烈要求”的即兴安排。一套操作下来,责任完美漂移,只留下一地鸡毛和无数个问号。

图片

那艺娜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包裹着一层异域风情的糖衣。她自称“俄罗斯娜娜”,一个热爱中国的外国人。凭借这个讨巧的人设,她精准地俘获了近两百万中老年粉丝的心。

她在视频里说着蹩脚的“外国话”,热情地赞美中国,顺便把东北大酱和土特产,包装成“俄罗斯进口好物”卖得风生水起。

图片

谎言终有被戳破的一天。2022年愚人节,平台一纸封杀令,官媒点名批评,将“俄罗斯娜娜”彻底打回原形,他压根不是外国人,而是一个来自辽宁、1967年出生的普通中年女人。

被流量抛弃的滋味并不好受。她曾尝试以“大中国娜娜”的朴素形象复出,但无人问津。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名字将消失在互联网的尘埃里时,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费找音乐公司,转型当歌手。

图片

于是,《爱如火》诞生了。这首歌的成功堪称病毒学样本:旋律简单到听一遍就能哼唱,歌词直白得近乎口水话。

它完美契合了短视频平台“15秒抓住你”的传播铁律,像野火一样烧遍了每一个人的手机屏幕。那艺娜,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从劣迹网红到现象级歌手的华丽转身。

图片

如果说《爱如火》是那艺娜重生的入场券,那她维持热度的秘诀,则更为粗暴和直接。她深谙一个后现代娱乐法则:被骂,也是一种流量。

她活跃于各种直播PK,与人激烈争吵,用夸张的言行举止制造话题。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评论区里互相攻击,每一条留言,每一次转发,都变成了喂养她热度的数据燃料。

图片

她不再需要扮演“俄罗斯娜娜”,因为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更大的、更难以名状的“梗”——“抽象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抽象”,本质上就是一种用无法理喻的行为来博取关注的艺术。它放弃了逻辑,解构了意义。当你在她的演唱会上看到她对口型放出童声时,你无法用常理去判断这是事故还是策划,因为在那艺娜的世界里,这两者的界限早已模糊。她本人,就是她最成功的作品。

图片

一个核心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到底是谁在花真金白银,去为这样一场看似漏洞百出的表演买单?答案是:一群自称“乐子人”的观众。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粉丝,没有忠诚度可言,更不关心偶像的艺术造诣。他们购买门票,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是为了亲眼见证一场网络奇观,为了参与一场集体狂欢。

图片

他们去现场,是为了看看那艺娜今天又会贡献什么新的笑料。是为了在“退票”的呐喊声中,感受那种打破规则的快感。是为了将现场拍下的视频发到社交媒体,配上一句“家人们谁懂啊”,然后收获成百上千的点赞。

那艺娜为他们提供谈资和娱乐素材,他们则为那艺娜提供门票收入和网络数据。这是一种极其脆弱又异常稳固的共生关系。她越是“翻车”,他们越是兴奋。她的不完美、她的争议,恰恰是这场游戏最好玩的部分。

图片

那艺娜现象,像一面被哈哈镜扭曲了的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光怪陆离。它让我们看到,在流量数据可以碾碎一切专业门槛的今天,“歌手”的定义正在被无限稀释。

传统的勤学苦练、艺术打磨,在“现象级传播”面前,似乎显得笨拙而多余。只要你能制造话题,只要你有数据,你就能开演唱会。

图片

她也像一个警示。她的成功建立在巨大的流量泡沫之上,根基脆弱。那些为“看乐子”而来的观众,今天可以把你捧上神坛,明天就能因为另一个更有趣的“乐子”而将你弃如敝履。

人们一边嘲笑着她的荒诞,一边又在消费她的荒诞,共同构筑了这场全民参与的“审丑”盛宴。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娱乐”的阶段,连“丑闻”和“事故”本身,都成了一种可供消遣的、明码标价的商品。

图片

诡异的是,身处风暴中心的那艺娜,似乎对此深信不疑。她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她的梦想,是在能容纳十万人的鸟巢举办演唱会。

图片

这个目标,与她被公认的实力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剧本里,下一个篇章,谁也无法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