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对乔丹做了什么?以至于乔丹退役后一次都不想在公牛主场出现

2025-09-18 00:09:02 83

或许,最让公牛队球迷感到遗憾的场景之一,就是未能在联合中心的主场比赛中,看到迈克尔·乔丹安静坐在场边。大屏幕打出“欢迎回家,迈克尔!”的字样,全场掌声雷动——这本该是一个温暖而动人的画面。然而现实是,自退役之后,乔丹只曾在老朋友斯科特·皮蓬的球衣退役仪式上露面一次,此后再未踏足芝加哥联合中心。

更令人唏嘘的是,连他自己的球衣退役仪式,也早在1994年就已匆忙完成,之后甚至未再举办更正式的致敬活动。

事实上,在1998年总决赛结束之后,公牛王朝并非像传说中那样“就地解散”。乔丹本人曾付出大量努力,试图维持这支冠军之师。夺冠仅仅一周后,他便主动充当起调解人,希望化解球员、教练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争取再战一年。然而,最终由于三位关键人物的固执,这次努力以失败告终。

第一位是杰里·克劳斯

尽管乔丹与他关系紧张,但不可否认,正是克劳斯在1986年出任公牛总经理之后,逐步构建起两次三连冠的王朝框架。他顶住乔丹的压力,放弃其心仪的肯尼·史密斯,选中了斯科特·皮蓬——这一决定在后来被证明极为关键。之后,他又陆续引进霍雷斯·格兰特、托尼·库科奇、丹尼斯·罗德曼、史蒂夫·科尔和罗恩·哈珀等一系列关键球员,并在1989年果断提拔菲尔·杰克逊担任主教练。克劳斯的眼光与魄力,确实为公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位是菲尔·杰克逊

他接替了乔丹喜爱的道格·柯林斯,将复杂的战术体系化繁为简,打造出以“三角进攻”为核心的打法。这套体系极度依赖一名顶级的副手,也正是因此,“双核”成为杰克逊执教的标志。在乔丹第一次退役期间,杰克逊曾尝试让皮蓬担任组织前锋、库科奇作为终结点,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1994年季后赛那次让库科奇执行绝杀、而非皮蓬的战术安排,彻底激怒了后者,二人之间的关系自此出现裂痕。

第三位则是斯科特·皮蓬

在乔丹于1995年回归之后,球队一度重回正轨,但1997年皮蓬因薪资问题公开要求交易,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此时杰克逊也面临续约问题,两人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同盟”。而公牛管理层则在老板杰里·莱因斯多夫的授意下,一方面只给杰克逊提供一年短约,另一方面坚决拒绝满足皮蓬的顶薪要求。尽管乔丹多次介入协调,甚至与管理层发生激烈争执,却始终未能改变局面。

1997-98赛季进行期间,公牛管理层对外放出消息,称这将是“最后一舞”,试图借此塑造舆论、施加压力。乔丹在后来的回忆中明确指出,这一说法仅是管理层的单方面决定,他本人始终未放弃续战的努力。直到1998年夏天,他仍在尝试促成杰克逊留任、皮蓬续约,但管理层重建的决心已定——他们只愿提供中产级别的合同给皮蓬,并开始物色更便宜的新帅人选。

最终,一切努力落空。皮蓬被交易至火箭,杰克逊被迫休息一年后才接手湖人,而乔丹也在1999年1月——总决赛结束整整七个月后——正式宣布退役。对于一个刚包揽得分王、MVP、总决赛MVP和双一阵的球员而言,这个决定充满了不甘与无奈。

退役之后,乔丹曾希望以部分股份持有者的身份回归公牛——类似魔术师约翰逊在湖人的方式。然而,这个意愿遭到莱因斯多夫的断然拒绝。在他看来,乔丹再伟大,也终究只是一位雇员。这次拒绝,也彻底切断了乔丹与公牛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这些经历过后,乔丹彻底对公牛失去了信任!随后乔丹屡经波折,终于在黄蜂队(山猫)身上达成心愿,2010年乔丹以1.7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黄蜂剩余的股份,成为了球队的控股人!如今有了自己的球队后,想必以后更不会出现在公牛的场馆边了!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