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朱龙广去世后,儿女们紧急行动,生前秘闻曝光

2025-08-10 13:35:27 118

86版《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去世,享年86岁,按民间说法,算是喜丧。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龙广刚走没几天,他的儿女们就按捺不住了,纷纷出面发声。

与此同时,朱龙广生前的一些“怪事”也被翻了出来,甚至一度惊动外交部,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隐情?

说起朱龙广与“如来佛祖”的缘分,其实颇为传奇。

当年《西游记》剧组在选角时,其他角色早已敲定,唯独“如来”这个角色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

要知道,“如来”的戏份虽然不多,但要撑起这尊大佛的气场,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导演杨洁为此焦虑不已,面试了20多位演员都不满意。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化妆师王希忠提到了朱龙广。

杨洁一见,当即拍板:就是他了!

朱龙广接到剧组邀请时,连角色都没问清楚就答应了。

唯一提的条件是“不演妖怪”。

进组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要演的是如来佛祖。

为了把这个角色演好,朱龙广可谓下足了功夫。

他专门跑到寺庙里观察佛像,研究如来的坐姿、眼神、表情,甚至连手指怎么摆放都要琢磨半天。

拍摄期间,当地不少信佛的老人看到朱龙广穿上戏服,竟然当场跪拜,嘴里念念有词,仿佛真佛降临。

《西游记》播出后,朱龙广饰演的如来佛祖形象深入人心。

有观众说,他一出场,连背景音乐都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更夸张的是,在尼泊尔,有人看到电视里的“如来”,竟然误以为是真佛复活,纷纷写信给中国,请求朱龙广前去传法。

这件事最后还得靠我们外交部出面澄清,才平息了这场误会。

朱龙广的“如来”形象不仅在国内深入人心,在海外也颇具影响力。

据说当年泰国的佛教信徒还将朱龙广的模样制成佛像供奉,可见他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已经超越了影视作品本身,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而更让人称奇的是,朱龙广身边似乎总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

有一次他在湖北黄冈拍戏,当地已经连续几个月没下雨,旱情严重。

可朱龙广一到,天空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剧组拍完戏离开后,雨也停了。

这种巧合让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如来转世”。

还有一次,朱龙广接受采访后随手买了一张彩票,结果竟然中了100元。

要知道,这在80年代可不是小数目。

那时候的100元,能买下不少东西,足够一家人过上几个月的好日子了。

这样的好运,仿佛也随着朱龙广的脚步一路播撒。

朱龙广之所以能把“如来”演得如此传神,离不开他的敬业精神。

他从不把自己当成“明星”,而是把演员当作一种责任。

即使“如来”一角让他一夜成名,他也从不借此炒作,更没有打着“如来”的名号去赚钱。

他常说:“没有剧组的辛苦付出,没有杨洁导演的慧眼识珠,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这种低调、谦逊的态度,在如今的娱乐圈里显得尤为珍贵。

不仅如此,朱龙广还经常被观众认错。

他走在街上,常有人带着孩子来请他“摸头祈福”,甚至有人直接跪拜行礼。

面对这些,他从不拒绝,总是微笑着接受,并耐心解释自己只是个演员。

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也让他的“如来”形象更加亲民、接地气。

回看80年代的演员,他们身上有一种如今很难再看到的“纯粹”。

没有流量、没有炒作,全靠演技和敬业精神打动观众。

而朱龙广正是其中的代表。

他用自己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把一个神话人物演得真实、有温度,甚至让人相信他就是“如来”的化身。

如今朱龙广离世,享年86岁,对于这样一个为艺术奉献一生的演员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圆满。

但他的“如来”形象依旧活在无数观众心中。

无论是在寺庙前被误拜,还是在异国他乡被供奉,都说明他塑造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影视作品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朱龙广的一生,或许没有大红大紫,但他用一个角色,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西游记》这部经典。

他的离去,带走的不仅是一个演员,更是一代人的记忆。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朱龙广塑造的“如来”是否也曾在你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辉达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