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为什么农历有闰六月?

2025-08-11 11:52:19 98

有没有发现,今年农历有两个六月,第二个六月叫闰六月。这是为什么呢?

在北宋名臣夏竦在《闰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中写道“眉山远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在闰六月蜀川的西部的眉山,稻子长出了9个稻穗一片祥瑞。

南宋文学家杨万里曾在《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诗中写道:“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在闰六月夏末秋初,虽然有了微凉意,肌肤仍未感到清爽。

清朝乾隆皇帝曾在《闰六月望日立秋作》中写道:“望为首下月,秋立肇西成”,在闰六月的望月时候立秋到了,人们开始期盼秋收的场景。

由此可见,闰六月虽然还是很炎热,但也是一个吉祥丰收伊始的月份。

01 一份跨越时光的温暖

在河南,流传着“闰月送雁,袪病消灾”的传说。

相传某闰月年,中原大地闹饥荒,嵩山南边有一个出嫁女儿,记挂年迈的爹娘,便带上家里仅有的小米回娘家。

在路上,她不幸被石头绊倒,滚落山下,竹篮里的小米全都洒了。女儿一看,坐在地上就开始大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睡梦中好像有个东西在蹭她的手,睁眼一看,有一对大雁在她的篮子里,任她怎么晃动也不飞走。无奈,她只好带着大雁回了娘家。

到了娘家,发现村里正在闹瘟疫,爹娘也病得下不了床。于是,她把大雁宰杀炖汤喂给父母。没多久,父母就醒过来,身体慢慢好转。

女儿又把剩下的汤肉分给了邻居,第二天,邻居的身体越来越好,瘟疫也退去了。

此事很快在附近传开了。以后每逢闰月,出嫁的女儿就会提前给娘家父母送大雁祈福。由于大雁数量极少,后来人们便用白面捏成大雁形状,送给爹娘,借闰月求万事吉利,为父母袪病消灾。

02 让时间与季节 “对齐”

曾有学者说:如果没有闰月,你可能在酷暑中过春节,在寒冬里吃粽子。关于闰月,这里面都藏着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我们现在的使用的日历有两种,一种是公历,一种是农历。

公历是罗马人发明的,也是阳历,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圈记录的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2422天。

农历是咱们中国的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阴历是根据月球围绕地球一圈来记录的历法。月球绕地球一圈就是29.5306天,相当于一个月。那么按阴历来计算,阴历的一年是29.5×12=354天。

如果按照阴历的话,平均一年与阳历差出了11天。11天的时差看似微小,却足以颠覆时间秩序——每过16年,春节就会从寒冬滑入盛夏!

那么怎么办呢?战国时期的《左传》曾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 ,意思是加个闰月以修正时间,让季节和月份对应起来,这样才能安排农事。

月份按阴历来,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下来月亮的周期29.5天。

年份按照阳历来,平均每到2-3年,阴历多加一个闰月,把多出来的天数消耗掉。

例: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合计

阳历

365天

365天

365天

1095天

阴历

354天

354天

354天

1062天

相差

11天

11天

11天

33天

上图中可以看到阳历和阴历三年后,相差了33天,相当于1个月,如果在第三年加一个闰月30天,那么第三年阴历总计就是1092天,也阳历差了3天,是不是拉近了差距。

但是咱们现在计算是按19年设7次闰年,也就19年内有7个年有闰月,咱们再计算一次:

年份

总计月份

总计天数

阳历

19×12=228个月

365.2422×19≈6939.60天

阴历

19×12+7=235个月

235×29.5306≈6939.69天

由上图可见,19年里阳历总计天数是6939.60天,阴历加上7个闰月,总计是6939.69天,两个只差了十几分钟。

因此,2025年正是19年内其中一年加入闰月的闰年。那么为什么会加在六月呢?

03 跟着中气找答案

关于为什么加在六月?这个我们就要从24节气说起了,农历有个铁律:在农历的一个月内必须有一节一气,如果某个月只有节没有气,那么这个月就是上个月的闰月。

我们先看看《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什么是节什么是气呢?

在二十四节气里,区分节气和中气的方式很简单:从立春开始数,单数的节气为 “节气”,双数的为 “中气”。

比如一年开头的几个节气:

立春是第 1 个,属于 “节气”

雨水是第 2 个,属于 “中气”

惊蛰是第 3 个,属于 “节气”

春分是第 4 个,属于 “中气”

以此类推,像清明(5)、谷雨(6)、立夏(7)、小满(8)等,都是 “节气” 和 “中气” 交替出现,一年正好 12 个节气、12 个中气。

古人给它们划分的核心逻辑,是结合季节变化的关键节点:节气更侧重 “节段” 的开始(比如立春标志春季启动),中气更侧重 “气候” 的转折(比如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而农历的 “置闰规则”,正是以中气为核心 —— 每个农历月必须包含一个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就会被定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2025年闰六月是7月25日至8月22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个闰月里只有一个立秋节气。因此,今年的闰月放在了六月。

小伙伴们,说到这儿,懂了啵!

04 闰六月的民俗与禁忌

闰六月特殊的天时特性,催生出不少民俗与禁忌。民间视闰月为 “虚月”,认为时空秩序处于特殊状态,不宜过寿、动土、迁居等大事。

明嘉靖年间,远嫁的姑娘在闰六月彻夜难眠,挂念年迈双亲。婆婆一句"闰月闺女送鞋送平安"的点拨,让她燃灯赶制布鞋。

当带着满手针眼的鞋子送到父母手中时,"闰月鞋,闰月穿,爸妈安康多几年" 的歌谣从此流传。至今在山东、河南等地,子女仍会奉上精心准备的鞋履,针线里缝进延年益寿的祈愿。

在福建闽北,有闰月"吃后头饭" 的习俗,出嫁女儿带家人回娘家,娘家人备好桃酥、绿豆糕等消暑点心,宴席间讲究必有"六荤六素",取六六大顺之意。

在浙江地区则称"歇闰月",女儿带着女婿回门小住,在竹影荷风间重拾儿时记忆。

这些习俗内核,都是顺应自然、调适身心。《黄帝内经》“夏伤于湿,秋必痎疟” 提醒,闰六月湿气较重,可吃绿豆、薏仁等祛湿防病。

当我们在空调房中翻阅日历时,很少有人想到:这多出来的六月,是无数代天文官用圭表丈量日影,在星图上标记躔度的结晶。

从祖冲之《大明历》到郭守敬《授时历》,正是对自然规律的谦卑探索,让粽叶永远飘香在仲夏,让爆竹始终绽放在岁寒。

辉达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