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哥哥投苹果公司6万,弟弟投股票6万,6年后市值差距让兄弟俩不敢相信
2025-08-31 18:42:03 55
"哥,这次我肯定比你强!"弟弟王志华拍着胸脯,满脸自信。
"那可不一定,咱们走着瞧。"哥哥王志强淡淡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这场兄弟间的较量,从一个看似简单的选择开始。
6年后的那个下午,当弟弟王志华拿着手机冲出房间的那一瞬间...
哥哥王志强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个数字,那个让人无法置信的数字,彻底颠覆了两兄弟对彼此的认知。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对兄弟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01
1997年春天,王家兄弟俩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据报道,某投资公司总经理通过投资股票,三年时间资产翻了十倍,从普通工薪阶层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王志华立刻坐直了身子:"哥,你听到了吗?三年十倍!"
王志强也放下了手中的报纸:"确实很厉害,不过这种例子毕竟是少数。"
"少数怎么了?"王志华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万一我们也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呢?你在证券公司工作,应该比我更了解这些吧?"
王志强在证券公司工作两年了,平时确实接触不少投资信息:"了解是了解一些,但投资这种事情,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
"风险?"王志华不以为然,"富贵险中求嘛!再说了,咱们兄弟俩谁怕过风险?"
两人从小就有种攀比的习惯。读书时比成绩,工作后比收入,现在又开始比投资眼光。
"志华,你别以为投资就是买彩票,随便选一个就能发财。"王志强有些担心弟弟太冲动,"这需要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研究。"
"那你的意思是,我这个搞计算机的就不如你这个学经济的?"王志华有些不服气,"当年高考,我的数学成绩可比你高20分呢!"
王志强苦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行了行了,别解释了。"王志华摆摆手,"有本事咱们比比看,看谁的投资眼光更好!"
正说着,父亲王建民从书房走了出来。
"你们俩在聊什么这么热闹?"
"爸,我们在讨论投资。"王志华立刻向父亲汇报,"我觉得现在是个好机会,应该尝试一下股票投资。"
王建民是个老实的公务员,对投资这些事情了解不多,但他知道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应该学会理财。
"投资确实是件好事,但你们有本钱吗?"
"这..."兄弟俩相视一眼,这确实是个问题。他们刚工作没几年,积蓄有限。
王建民看出了儿子们的窘迫,沉思了一会儿:"这样吧,你们两个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给你们每人拿6万块钱当启动资金。"
"6万?"兄弟俩眼睛都亮了。
"不过有个条件。"王建民举起一根手指,"这钱必须用来投资,不能挥霍。而且,成败都要自己承担,我不会再补贴。"
"太好了!"王志华兴奋地跳起来,"爸,您放心,我一定让这6万块钱翻倍!"
"我也会认真对待的。"王志强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兄弟俩都开始认真研究投资方向。
王志华作为程序员,习惯用数据说话。他把最近几年的股市走势图都调了出来,还下载了各种分析软件。
"哥,你看这几只蓝筹股,走势多稳健!"王志华指着电脑屏幕,"虽然涨幅不算特别大,但胜在稳定,适合我们这种新手。"
王志强则更关注一些深层的信息。最近几个月,他在证券公司听到不少关于海外投资的讨论,特别是美国的科技股。
"志华,你有没有关注过国外的股票?"王志强问。
"国外?"王志华愣了一下,"那不是更有风险吗?而且我们对国外的情况也不了解啊。"
"正因为大家都不了解,所以才可能有机会。"王志强说,"我最近在研究一家美国公司,觉得很有意思。"
"什么公司?"
"苹果公司。"
王志华差点没笑出声:"苹果?哥,你没搞错吧?那家公司现在都快完蛋了,股价跌得一塌糊涂。"
确实,苹果公司在90年代中期的状况非常糟糕,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股价也一路下跌,很多分析师都认为这家公司前景黯淡。
"我知道现在的情况不好,但我觉得可能有转机。"王志强说,"他们的创始人乔布斯最近回归了,这个人当年创造过奇迹。"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王志华摇摇头,"现在的电脑市场和当年完全不一样了,微软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苹果还有什么机会?"
"也许机会就藏在大家都不看好的地方。"王志强若有所思地说。
兄弟俩就这样争论了好几天,谁也没能说服谁。最终,他们决定按照各自的想法去投资。
王志华选择了三只蓝筹股,准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王志强则决定把全部6万块钱都投资苹果公司的股票。
"哥,你这是在赌博,不是投资。"王志华最后劝了一句。
"投资本来就有赌博的成分,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信心。"王志强淡淡地说。
就这样,兄弟俩开始了他们的投资之路。
02
投资的前两年,兄弟俩的心情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王志华的三只蓝筹股表现相当稳健,1997年底,他的6万块钱已经涨到了7万多,收益率达到20%多。
"志华这眼光不错啊!"邻居张叔叔得知情况后夸奖道,"才几个月就有这么好的收益。"
王志华表面谦虚,心里却很得意:"我就是比较稳重,不像有些人那么冒险。"
他这话明显是说给哥哥听的。
王志强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苹果公司的股价不仅没有反弹,反而继续下跌。到1997年底,他的6万块钱已经缩水到了不到5万。
每天下班回家,王志强都会查看苹果的股价走势,看着那条不断下行的曲线,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哥,要不要考虑止损?"王志华有时候会这样"关心"地问,"万一继续跌怎么办?"
"再等等。"王志强总是这样回答,虽然心里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1998年的情况更加糟糕。王志华的投资组合继续上涨,已经达到了8万多,而王志强的苹果股票却跌到了4万以下。
春节家庭聚会上,亲戚们得知兄弟俩的投资情况,纷纷向王志华取经。
"志华真有眼光!"表姑夸奖道,"这才一年多就有这么好的收益。"
"哪里哪里,我也是运气好。"王志华嘴上谦虚,眼角却忍不住瞟向坐在角落里的哥哥。
王志强端着茶杯,默默地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五味杂陈。
"志强呢?你在证券公司工作,收益应该更好吧?"有亲戚问道。
"我...我亏了不少。"王志强如实回答。
客厅里突然安静了几秒钟,然后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专业人士还会亏?"
"可能是太自信了吧..."
"还是志华的方法稳妥一些。"
王志强感受到了众人异样的目光,匆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客厅。
父亲王建民看在眼里,心里也很担心。晚上,他单独找到王志强。
"志强,你现在心里什么想法?"
"爸,我也不知道。"王志强揉了揉太阳穴,"也许真的是我判断错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王志强沉默了很久:"我想再坚持一下,至少看看乔布斯能不能真的改变苹果。"
王建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既然决定了,就坚持到底。但要做好心理准备,投资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
1999年,苹果公司终于发布了一款新产品——iMac。这款色彩鲜艳、设计独特的电脑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苹果的股价也开始止跌回升。
王志强看到股价的变化,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是亏损状态,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相比之下,王志华的投资继续稳步增长,到1999年底已经达到了10万多。
"哥,看来你的判断可能是对的。"王志华看到苹果股价的反弹,态度也开始转变,"不过还是要小心,别高兴得太早。"
"我知道。"王志强点点头,"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了。"
2000年到2002年,全球科技股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苹果的股价也跟着大起大落,从最高点的12万多又跌回到7万左右。
王志华的蓝筹股相对稳定一些,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在13万左右。
"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稳健投资的原因。"王志华对哥哥说,"你看你这股票,涨的时候涨得吓人,跌的时候也跌得吓人,心脏受得了吗?"
王志强确实感到了压力。这几年的折腾让他身心俱疲,有时候真想放弃算了。
但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起当初做决定时的那种直觉:苹果一定还有机会。
03
2003年,投资进入第六个年头。
这一年对两兄弟来说,都显得格外沉寂。
王志华的蓝筹股投资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了,账户余额在15万左右徘徊。虽然收益率还算不错,但缺乏激情,每天查看股价也成了例行公事。
"没什么意思。"王志华有时候会这样感叹,"总共就涨这么点,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财啊?"
王志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苹果的股价在9万到10万之间波动,既不涨也不跌,像一潭死水。
"也许我真的错了。"王志强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6年了,还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两兄弟都陷入了一种疲惫的状态,很少再讨论投资的事情。每天下班回家,各自看看股价,然后该干嘛干嘛,投资仿佛变成了生活的背景音。
父亲王建民看出了儿子们的情绪变化。
"你们俩最近是不是对投资失去兴趣了?"一次晚饭时,他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也不是失去兴趣,就是觉得没什么变化。"王志华如实说道。
"投资本来就是个长期的过程。"王建民说,"不能指望每天都有惊喜。"
"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王志强也有些沮丧,"我的苹果股票已经6年了,还是没有什么大的起色。"
"6年确实不短了。"王建民点点头,"不过既然坚持了这么久,不如再等等看。"
就这样,兄弟俩继续着他们的投资,但心态已经从当初的雄心壮志变成了例行公事。
王志华偶尔还会查阅一些财经新闻,但更多时候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忙碌。王志强也很少再去深入研究苹果公司的动向,只是机械地持有着股票。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投资似乎变成了两人生活中一个不痛不痒的存在。
直到2003年10月的那个下午...
王志华正在客厅看电视,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随手接起电话,是一个朋友打来的。
"志华,你买股票了吧?最近有什么好消息吗?"
"没什么好消息,都老样子。"王志华漫不经心地回答。
"那你有关注苹果公司吗?"
"苹果?我没买苹果,不过我哥买了。怎么了?"
"你快去看看新闻!苹果出大事了!"
王志华听出了朋友语气中的兴奋,立刻坐直了身子:"什么事?"
"你自己看吧!我肠子都悔青了!"
挂了电话,王志华立刻打开手机搜索相关新闻。当他看到新闻标题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内容,然后跳起来冲向哥哥的房间。
"哥!哥!快出来!"
王志强正在房间里看书,听到弟弟急切的呼喊声,有些不耐烦:"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快出来!出大事了!"王志华的声音都在颤抖。
王志强走出房间,看到弟弟满脸潮红,手里拿着手机,整个人慌的得像偷东西了一样。
"出什么事了?"
王志华颤抖着把手机递给哥哥:"你...你自己看..."
王志强接过手机,当他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手机差点从他手中滑落...
04
王志强盯着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条震撼性的新闻:
《苹果公司发布革命性产品iPod,股价单日暴涨65%!》
"这...这是真的吗?"王志强的声音在颤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志华用力点头:"千真万确!我刚才打电话确认过了,苹果的股价从开盘到现在,一天之内涨了65%!你快看看你的账户!"
王志强颤抖着手打开自己的投资账户,当看到账户余额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呆住了,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
16万8千元!
"我...我没看错吧?"王志强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遍,"真的是16万8?"
原本在10万左右徘徊了将近一年的投资,一天之内暴涨到了接近17万!这种巨大的反差让王志强一时间难以接受。
"哥,你现在的收益率是多少?"王志华既震惊又好奇,声音都有些发抖。
王志强拿起计算器,手抖得几乎按不准数字:"180%...6万变成了16万8...天哪,这是真的吗?"
就在这时,王志华想起了什么,急忙打开自己的投资账户。当他看到屏幕上的数字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怎么了?"王志强注意到弟弟的异常。
"我...我的股票..."王志华声音有些颤抖,"跌了..."
王志强凑过去看,王志华的账户余额显示:11万3千元。
"11万3?不是应该15万左右吗?"王志强吃惊地问。
"就在这几天,我的几只蓝筹股都出现了大跌。"王志华苦笑着说,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失落,"市场资金都流向了科技股,传统行业被大量抛售。我损失了快4万块钱。"
王志华点开自己的持仓详情,一个个数字都是绿色的负号:
"你看,我买的那只钢铁股,跌了12%;石化股跌了15%;银行股也跌了8%。"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动着,每一个数字都像针扎一样刺痛着他的心,"我以为这些是最稳定的投资,没想到在新经济面前这么脆弱。"
兄弟俩面面相觑,一个暴涨,一个大跌,这种戏剧性的对比让两人都感到震撼。
"这就是投资的残酷。"王志强感慨地说,"有人欢喜有人忧。"
"哥,我现在真的服了。"王志华看着两人账户的巨大差距,"你坚持6年的苹果股票,现在终于证明了你的眼光。而我这些所谓的稳健投资,竟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时,王志华的手机响了,是他的大学同学小林打来的。
"志华,听说你在炒股?最近怎么样?"小林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
王志华看了看哥哥,有些尴尬地说:"还...还行吧。"
"我听说科技股涨疯了,你有买吗?我今天买了一只网络股,一天就涨了30%!"
"我没买科技股,买的是传统蓝筹股。"王志华的声音越来越小。
"蓝筹股?那不是老头子才买的吗?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买那些老古董!"小林笑着说,"不过也好,稳定一些。"
挂了电话,王志华更加沮丧了。连同学都知道要买科技股,而自己还在坚持什么蓝筹股。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对比变得更加明显。苹果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iPod的销量报告一个比一个惊人。
"你们看这个新闻,iPod第一个月就卖出了12万台!"父亲王建民拿着报纸走进客厅,"这个小玩意儿真有这么厉害?"
"爸,这不是普通的音乐播放器。"王志强解释道,"它能存储1000首歌,相当于50张CD的容量,而且只有一副扑克牌那么大。"
"1000首歌?"王建民瞪大了眼睛,"那以后出门旅行,带一个就够了?"
"就是这个道理。"王志强说,"iPod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它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习惯。"
而王志华的传统蓝筹股则在科技股的冲击下继续下跌。新闻里每天都在报道各种科技公司的利好消息,相比之下,钢铁、石化、银行这些传统行业显得暮气沉沉。
一周后,王志强的账户已经涨到了19万,而王志华的账户却跌到了10万5千元。
"我简直不敢相信。"王志华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的账户余额,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昨天我们公司的老总还在会上说,要向传统优质企业学习,结果这些企业的股票全都在跌。"
"市场有时候就是这样非理性。"王志强试图安慰弟弟,"不过从长期来看,这些企业还是有价值的。"
"长期?"王志华苦笑,"我已经等了6年了,现在还要等多久?而你的苹果股票,6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两周后,王志强突破了20万大关,而王志华的投资则跌破了10万元,竟然出现了亏损。
这天晚上,兄弟俩的表哥王志军来家里做客。
"听说你们俩都在投资股票?"王志军好奇地问,"现在收益怎么样?"
"哥哥的收益很好,我的就..."王志华欲言又止。
"志强现在赚了多少?"王志军直接问王志强。
"20万左右吧。"王志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20万?!"王志军瞪大了眼睛,"你投了多少本金?"
"6万。"
"6万变20万?那是230%的收益率!"王志军激动地拍着王志强的肩膀,"你这是要发财的节奏啊!"
然后他转向王志华:"志华呢?你的收益怎么样?"
王志华脸红了:"我...我现在有点亏损。"
"亏损?"王志军不敢相信,"你们兄弟俩投的不是一样的吗?"
"我们投的完全不同。"王志华解释道,"哥哥买的是苹果公司的股票,我买的是蓝筹股。"
"原来如此。"王志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还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啊。"
王志华听了这话,心里更加难受。
父亲王建民得知两个儿子投资的巨大反转,也感到非常震惊。
"这变化也太大了。"王建民摘下老花镜,仔细看着两人的账户余额,"志强从最差变成最好,志华从最好变成亏损。投资这东西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爸,我现在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志华沮丧地说,"只不过我们这个变化只用了几个月。"
"志华,你也不要太沮丧。"王建民安慰道,"投资本来就有风险,而且你的投资策略也没有错,只是时机不好。"
"可是哥哥的苹果股票为什么就能一直涨呢?"王志华不解地问,"它之前不是也跌了好几年吗?"
"因为苹果推出的iPod确实是革命性的产品。"王志强解释道,"它不仅仅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就像当年个人电脑刚出现时一样,颠覆了整个行业。"
"可是我买的这些钢铁、银行、石化公司,也都是社会必需的啊。"王志华还是想不明白,"人们总是需要钢铁建房子,需要银行存钱,需要汽油开车,为什么它们的股票就不涨呢?"
"需要是一回事,增长是另一回事。"王建民插话道,"你买的这些行业已经很成熟了,增长空间有限。而科技行业还在快速发展,想象空间很大。"
05
iPod的成功带来的不仅仅是苹果股价的上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个投资市场的风向。
各大媒体开始铺天盖地地报道iPod现象,分析师们纷纷调高了苹果公司的目标价位。科技股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而传统行业则持续低迷。
王志华的几只蓝筹股不仅没有反弹,反而在资金流出的压力下继续下跌。
"你看今天的财经新闻。"王志华拿着报纸对哥哥说,"标题是'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压力,投资者青睐高科技企业'。我买的那些股票,全都被归类为'夕阳产业'了。"
王志强接过报纸看了看:"市场总是会过度反应,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
"过度反应?"王志华指着报纸上的一个数据,"你看这个统计,过去三个月,科技股平均涨幅35%,传统制造业平均跌幅22%。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到2004年底,两兄弟的投资差距进一步拉大。王志强的苹果投资已经达到了28万元,而王志华的投资却跌到了8万5千元。
这天是王志华的生日,家里人为他庆祝。但看着生日蛋糕,王志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志华,24岁生日快乐!"父亲点燃了蜡烛,"许个愿吧。"
王志华闭上眼睛,心里默默想着:希望我的股票能够反弹,希望不要再继续亏损了。
吹完蜡烛后,大家开始聊天。表姑王秀英好奇地问:"志华,听说你和志强都在投资?现在情况怎么样?"
"哥哥投资得很成功,我就..."王志华有些不好意思。
"志强现在赚了多少?"表姑追问道。
"28万左右。"王志强回答。
"28万!"表姑惊叫起来,"那是多少倍的收益?"
"差不多5倍吧。"
"天哪!志强你真是太厉害了!"表姑转向王志华,"志华你呢?"
王志华低着头:"我亏了一些。"
"亏了多少?"
"从6万变成了8万5。"王志华的声音越来越小,"不过也亏了快2万。"
"什么?你们投的不是一样的吗?"表姑不解地问。
"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投资方向。"王志强解释道。
"看来选择真的很重要啊。"表姑感慨地说,"志强你是怎么知道要买苹果股票的?"
"其实我也不是完全确定,就是觉得这家公司有潜力。"王志强说,"主要是坚持得比较久。"
"坚持6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表姑夸赞道,"志华你也别泄气,投资这种事情本来就有风险。"
王志华勉强笑了笑,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自己的生日聚会上,所有人都在夸奖哥哥的投资成功,而自己的失败反而成了对比的背景。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王志华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开始在网上研究各种投资理论,试图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也许我根本就不适合投资。"一次晚饭时,王志华突然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父亲王建民问。
"你看我和哥哥的对比,同样的本金,同样的时间,差距这么大。"王志华放下筷子,"可能我真的没有投资天赋。"
"投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短期结果。"王建民说,"你选择的那些企业也不是垃圾企业,只是现在不受市场青睐而已。"
"但是哥哥选择的苹果确实更有前景。"王志华承认道。
就在这时,王志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卖出一部分苹果股票,用20万买房子,剩下的15万继续投资。
"哥,你这个决定很明智。"王志华说,"落袋为安总是对的。20万买套房子,至少有了实实在在的资产。"
"我也不想全部卖掉,总觉得苹果还有更大的潜力。"王志强说。
"还有什么潜力?iPod已经这么成功了。"王志华不解地问。
"我也说不清楚,就是一种直觉。"王志强说,"苹果既然能够颠覆音乐播放器市场,说不定还能颠覆其他市场。"
但王志强的直觉告诉他,苹果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06
2006年,科技界开始流传一些神秘的传言。
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的员工进出更加神秘,公司内部的保密措施也变得更加严格。一些供应链的消息显示,苹果正在采购一些与传统电脑和iPod不同的零件。
虽然苹果官方对此保持沉默,但市场上的猜测却越来越多。有人说苹果在开发新的音响设备,有人说是视频播放器,甚至有人猜测是手机。
这些传言让苹果的股价再次活跃起来。王志强保留的15万投资慢慢涨到了22万。
"哥,看来你的直觉又对了。"王志华看着哥哥账户的数字,"苹果真的还有新动作?"
"应该是的,虽然官方还没有确认。"王志强说,"但从一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苹果确实在布局新的产品线。而且想想也有道理,iPod的成功证明了苹果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的实力。"
这时候,王志华的传统股票投资则跌到了7万2千元的新低。不仅没有受益于经济增长,反而在新经济的冲击下进一步边缘化。
"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王志华看着自己持续下跌的投资,"要不要全部止损算了?6年了,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这么多。"
"再等等吧,市场总会有轮回的。"王志强安慰道,虽然他自己也不确定传统行业什么时候能够复苏。
"轮回?"王志华苦笑,"我都等了6年了,还要等多久?而且现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股一家独大,传统行业被彻底抛弃。"
就在这时,王志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掉所有的传统股票,把7万2千元全部投入到科技股中。
"你确定要这么做?"王志强有些担心,"现在科技股已经涨了很多,风险也不小。"
"不做不行了。"王志华说,"再这样下去,我的投资就彻底废了。与其慢慢等死,不如拼一把。"
"那你准备买什么股票?"
"我想买一些网络股,还有一些软件公司的股票。"王志华说,"虽然风险大,但至少有上涨的可能。"
王志强点点头:"这也是一个选择。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科技股的波动比传统股票大得多。"
王志华开始重新学习科技行业的知识,研究各种网络公司和软件公司的财务报表。这对一个程序员来说并不困难,但对投资来说却是全新的开始。
从那以后,兄弟俩再也没有因为投资收益而攀比过。
本文情节和地点存在虚构,人物已使用化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辉达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
1.2025年星座运势揭晓:每个星座该做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 1
- 2025年星座运势揭晓:每个星座该做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 2025-07-10
- 1
-
2.美国签证,没有出镜记录好办吗?
- 2
- 美国签证,没有出镜记录好办吗?
- 2025-08-12
- 2
-
3.T1 COO: 希望选手长久留在T1, 但要像Faker那样
- 3
- T1 COO: 希望选手长久留在T1, 但要像Faker那样
- 2025-08-20
- 3
-
4.全国女飞行员高考第一名梁诗祎:660分少女为何选择守护蓝天?
- 4
- 全国女飞行员高考第一名梁诗祎:660分少女为何选择守护蓝天?
- 2025-07-26
- 4
-
5.美元霸权 2.0?美国《天才法案》背后的数字货币战略博弈
- 5
- 美元霸权 2.0?美国《天才法案》背后的数字货币战略博弈
- 2025-07-30
- 5
-
6.程司令的护兵每人战马一匹,德国造驳壳加捷克式,人人一长一短…
- 6
- 程司令的护兵每人战马一匹,德国造驳壳加捷克式,人人一长一短…
- 2025-08-02
- 6
-
7.曾让玩家爱上地理的《大航海时代2》,为何能够收获如潮好评?
- 7
- 曾让玩家爱上地理的《大航海时代2》,为何能够收获如潮好评?
- 2025-08-05
- 7
-
8.全球玩家齐心拆楼,《战地6》虚拟房产损失竟高达700亿美元
- 8
- 全球玩家齐心拆楼,《战地6》虚拟房产损失竟高达700亿美元
- 2025-08-19
- 8
-
9.朝俄军火新合作获佳音,远火对抗美国无计可施
- 9
- 朝俄军火新合作获佳音,远火对抗美国无计可施
- 2025-08-24
- 9
-
10.中国海军警告日本驱逐舰闯入,实弹反击彰显强大底气
- 10
- 中国海军警告日本驱逐舰闯入,实弹反击彰显强大底气
- 2025-08-1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