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棉密码卫生巾致胎停?辛巴声明安全vs致癌物曝光

2025-07-29 20:54:39 140

当孕妇的胎停报告与数千微克每克的致癌物硫脲含量并置,冰冷的数字瞬间击碎了消费者对“网红品牌”的信任。辛巴自创的“棉密码”卫生巾,这个曾创下33.3亿元销售额的直播带货神话,正深陷一场关乎生命健康的信任危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质量翻车,更是对头部主播商业伦理、平台责任与行业监管漏洞的深刻警示。

此次“棉密码”风波源于消费者集体送检。检测报告显示,自2019年9月至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卫生巾,包括茶氧夜用、日用及樱花·舒缓型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棉密码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硫脲,这种在工业、农业、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含硫有机化合物,不仅被收录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更被国际癌症研究联盟(IARC)明确列为第3类致癌物。尽管卫生巾产品执行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对硫脲的具体规定,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已将其列为禁用组分,其最低检出限量值为1mg/kg。辛选“不存在致癌问题”的声明,在已知致癌物高浓度存在的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消除公众对健康的深切担忧。

数百名“棉密码”消费者提供了产品使用后的反馈,其中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并反馈红肿瘙痒、妇科炎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硫脲关联病症。更令人发指的是,约10例消费者自诉在怀孕前使用“棉密码”卫生巾,怀孕后出现了胎停、葡萄胎、新生儿甲亢等情况。一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李英女士,作为辛巴的忠实粉丝,曾因“棉密码”的“便宜又好”而大量囤货,与17岁的女儿共同使用了四年。结果,女儿出现瘙痒、经期紊乱、满脸长痘,而李英本人则在2024年查出甲状腺癌。她痛心疾首地表示:“若不是看到硫脲超标的消息,根本想不到和天天用的卫生巾有关。”这些触目惊心的个案,揭示了消费者在追逐流量红利时,可能付出的健康代价。维权之路同样艰难,消费者面对举证困难和品牌方推诿,常常感到无助。这种困境与多年前“三聚氰胺”事件中,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下健康受损的无力感何其相似,信任基础再次面临系统性冲击。

“棉密码”事件暴露了直播带货模式的深层隐患。头部主播凭借庞大流量和粉丝信任,将自创品牌迅速推向市场,但其对供应链的把控、产品质量的检测及风险管理能力,往往与销量增长不成正比。辛巴团队屡次在品控上“翻车”,从2020年“糖水燕窝”的虚假宣传被罚款200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到此次“棉密码”的致癌物风波,一系列事件已不断侵蚀消费者信心。监管的滞后性亦是症结所在。卫生巾芯片作为关键部件,长期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没有单独的国家标准,仅随成品遵循卫生巾国标。旧国标对添加物的规定模糊,直到2025年7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15979-2024)正式实施,才明确禁止添加《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禁用物质(包括硫脲)。然而,新规仍有缓冲期,旧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这意味着市面上仍有“问题产品”流通,消费者健康安全仍面临挑战。

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构筑直播带货行业的信任基石,已刻不容缓。首先,应加速完善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将硫脲等潜在有害物质纳入强制检测范围,并设定严格限量,不给任何“灰色地带”留下空间。其次,平台方应强化对入驻品牌及主播的资质审核与日常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对屡次出现质量问题的品牌和主播实行“黑名单”制度,并引入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再者,头部主播作为公众人物,更应树立行业标杆,将商业利益置于社会责任之下,确保所售商品质量安全,并对消费者健康负责。同时,MCN机构作为连接主播与品牌的桥梁,其法律责任和行业标准也应进一步明确,避免“只分流不担责”的乱象。

流量可以带来财富,但健康与信任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当消费者用健康为商业巨头的盲目扩张买单,这不仅是“棉密码”的危机,更是整个直播带货行业必须直面并深刻反思的警钟。我们不能再容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更不能让科技进步的红利,最终沦为消费者健康的陷阱。监管部门必须以雷霆手段,填补所有漏洞,让那些企图以次充好、以毒害人的商家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毕竟,在生命健康面前,任何商业神话都不过是浮华泡影。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