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有多少个警备区?多数都是什么级别?

2025-08-02 07:23:32 110

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重要城市或战略要地设立的军事单位,其核心职能包括国防动员、城市警备、应急响应及军地协调等方面。

警备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中央苏区设立首个警备区——建黎泰警备区,覆盖福建建宁、江西黎川和泰宁,负责地方武装整合与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仅在直辖市等重要城市设立了警备区。(旅大警备区较为特殊,是唯一兵团级单位,对应苏联驻军需求,负责旅顺、大连防务。)

直到 1969年,才开始在各省会和重要城市设立警备区,开始形成覆盖全国的军事管理网络。

目前我国共设立42个警备区,其中正军级警备区有3个。

一、按级别与隶属关系划分

1. 正军级警备区(3个)

包括:上海警备区、天津警备区、重庆警备区。

隶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与省级军区平级,管辖直辖市范围内的兵役动员、民兵建设等任务,同时负责城市警备。

2. 正师级警备区(39个)

其中 37 个警备区都隶属各自的省军区,另外两个比较特殊,拉萨警备区隶属西藏军区,乌鲁木齐警备区隶属新疆军区。

这两个特殊的警备区与其他警备区有所区别,兼具作战与动员职能,承担边防警戒和军事防御任务。在军改后仍下辖作战部队,机关设置与作战部队一致,如参谋部、保障部等。

二、按所在城市类型划分

1. 直辖市警备区(3个)

首都北京未设警备区,由正军级的卫戍区承担类似职能,其他直辖市警备区(上海警备区、天津警备区、重庆警备区)均为正军级。

2. 省会/首府城市警备区(27个)

除了台湾省,其他 22 个省及 5 个自治区均设有警备区,属于正师级单位。

3. 计划单列市警备区(3个)

青岛警备区

设立原因: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拥有优良的港口条件,在海防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承担胶东半岛沿海防卫任务,协调黄海方向海防,军改后虽不再直接指挥作战部队,但仍保留警卫分队,负责重要港口和军事设施的防御任务。

厦门警备区

设立原因:厦门地处对台前沿,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战略位置特殊,长期参与海上应急响应和战备任务。设立警备区对于维护台海局势稳定、保障两岸交流活动安全以及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警备区

设立原因: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和国际化大都市,毗邻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设立警备区能够为深港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维护城市的安全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在特殊时期快速组织力量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4. 地级市警备区(9个)

多分布于沿海或战略要地。

1. 三亚警备区(海南)

负责南海岛礁及周边海域的防卫和动员任务,是我国最南端的警备区。

2. 三沙警备区(海南)

2012年设立,隶属海南省军区,负责南海岛礁国防动员及海域警备,是我国最南端、最年轻的警备区。

3. 珠海警备区(广东)

毗邻澳门,承担珠三角地区的边防警戒和重大活动安保(如港珠澳大桥保障)。

4. 烟台警备区(山东)

胶东半岛的重要海防节点,历史上曾管辖海防部队,军改后侧重动员协调。

5. 连云港警备区(江苏)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保障港口安全和区域国防动员。

6. 舟山警备区(浙江)

守卫东海方向岛屿和海上交通线,参与联合作战演练。

7.衡阳警备区(湖南)

8.汕头警备区(广东)

9.桂林警备区(广西)

我国警备区的设置体现了对不同层级城市和战略要地的差异化保障。正军级警备区集中于直辖市,正师级警备区覆盖大多数重要城市,而隶属陆军的2个警备区则强化边疆防御能力。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