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情报机构是怎么遴选间谍招募对象的?

2025-08-24 11:40:04 193

每个情报机构都有一套复杂的谍报网络及其下属局处,负责搜集维护国家安全所需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情报,各个国家的情报部门都有一整套区别于他国的运作方式。

尽管如此,世界各国情报机构在遴选间谍招募对象方面却大同小异,不外乎几种基本流程和路数。

△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总部

01

发现间谍招募候选人

招募候选人通常按照2个方向进行:一是寻找消息灵通(或者有其他方面能力)的有用之人,然后研究接近他的办法;二是对一定范围的人群进行研究,从中挑选容易被攻破或者容易接触的人。

那么,应该如何搜集候选人的有关信息呢?一般途径是通过他的朋友、熟人、亲属,或者根据他公开发表的文章、介绍他的书信和报告等。

招募人应该重点关注间谍招募对象的这些情况:他或大或小的挫折和失败、政治同情心、消息灵通程度、所说的话和表达的意见,他的爱好、不满情绪、非同寻常的举动、民族、信仰的宗教、工作地点等。

△招募候选人时,要从一定范围的人群内挑出容易被攻破的人

最适合实施招募的对象是道德上有某种缺陷(比如酗酒、吸毒等),或者履历上有“污点”的人,欠下巨债的人,特别依赖某种东西的人,由于某种原因(比如仕途不顺、个人生活碰到困难、对政策的看法和观点)而愤懑不已的人,等等。

02

研究间谍招募候选人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选定的人员进行认真研究,检查他的个人能力,一般按照下列2个途径进行:一是面对面方式(直接交往);二是非当面方式(不直接接触)。

获得的所有信息需要登记到格式专案卷宗里,用来对目标进行招募,预测目标的行动。

如果可能的话,一开始要在与目标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搜集信息。

最典型的信息来源包括各种各样的官方文件(比如个人档案、劳动手册、户口薄、医疗和其他证件),他发表的或者有关他的文章和材料,私人信件,监听到的交谈内容,户外监视情况,视频和照片,目标的交际圈里的人,等等。

△通过个人档案评估间谍招募候选人

根据一个人的亲朋好友的话来评估他的为人时应考虑到如下因素:

谈话人对他评价对象的熟悉程度(比如两人交往多久、频率如何、交情多深等),评价人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如何(如果关系很差,评价意见会以负面情绪为主;如果关系友好,评价意见会有所夸大)。

所说的特点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比如在与下属接触时表现出的极端情绪),谈话人的品质如何(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会以自己为标准,当他提到的某一特点在他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时,他做出的评价会拉低,反之亦然)。

△间谍用于监视的纽扣孔摄影机

从各种各样的来源搜集到并分析完候选人的数据后,即可转入下一阶段——通过直接交往对特定目标进行研究。

这里又可以分成建立接触(结识)、深入接触、检查(丰富专案卷宗内容)、评估(招募前景)等阶段。

03

结识间谍招募候选人

结识一个人需要创造合适的条件,许多机会有可能完全来自偶然,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这个合适的时机。要考虑到,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55%来自视觉印象,38%来自他说话的方式,只有7%来自他所说的内容。

在建立接触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影响第一印象的心理细节:

一、受“光环效应”影响,对一个人的良好印象能够对他身上暂时不明朗的东西(包括道德品质)产生积极评价,反之亦然;

△“光环效应”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所形成的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二、明显的外表魅力会改善对一个人个性特点和个别举动的正面评价(“美化效应”);

三、如果男人身边有个穿戴优雅、面容姣好的女人陪伴,对他的印象评价分就会较好,远高于长相不佳、穿戴不得体的女人陪伴的情况;

四、男人对女人的业务和智力素质评分要比女人自认为的低,女人对男人的魅力的评分要比男人自认为的低;

五、亲切友好的微笑会让人产生信任感,从而驱散不信任和不理解;

六、诚实、坚定、勇敢的握手,目光直视对方,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这样;

七、充满活力、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反映积极情绪,被视为感兴趣和友好的标志;

八、直视对方的眼睛对话会令人产生好感,但目光不得当会让对方印象不佳,因为这被视为敌意的表现;

九、一个人在谈话时把身体往后仰或者瘫坐在圈椅里会不受人喜欢,把身体倾向对方的人更受欢迎,因为这是感兴趣的表现;

△谈话时把身体倾向对方的人更受欢迎

十、女人手脚不交叉,平静地坐着,通常更受人喜欢;

十一、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往往会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接触,让交谈者疏远自己;

十二、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容易根据“穿衣打扮”认识人,而且信任对方;

十三、女人可以在45-60秒内对一个男人做出评估,在此期间,会特别关注他的语言、眼睛、发型、双手、鞋子、衣服,而且先后顺序绝对不变;

十四、友好的环境、美味佳肴、悦耳的音乐……所有能让目标情绪良好的因素,总能让他对新朋友产生良好印象。另外,恭维话能为目标有好心情提供额外助力。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往往会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接触

04

加深接触

在此阶段需要创造再次见面的机会,因为见面次数越多,双方对彼此产生好感的概率越高,但是最好由目标自己主动提出见面。

如果目标认为对方的观点和立场符合自己的预期,双方的交往就会加深,就会产生共同的交谈话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目标会对对方产生共情心。

在这个方面,促使双方经常交往的动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支配的需要、内心舒适(安全)的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同情和理解的需要、娱乐的需要、来自他人的压力、协作的需要,等等。

△同情和理解的需要能促使双方经常交往

05

检查技术

在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对目标的观点、能力、弱点、嗜好、价值观、动机、才能、心理和智力品质等方面进行判定。

具体应当了解什么内容,要根据对这个人的研究目的(比如招募、操纵等)进行确定,按照统一的卷宗表格填写。在试探这个人之前,应事先进行一些工作,弄清楚他对某些重要信息的反应。

进行检查时,要完成4级表格(行动、目标反应、结论、注解),其中“行动”表格需列明计划谈话的主题,此后的所有表格内容均应按照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填写,其中“注解”一项登记可能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

△进行观察时,应主要关注面部表情、手势等细节

准备进行检查时,应关注如下情况:

一、确定试探的地点、目的、话题和方法;

二、挑选出试探用的信息,选择出示上述信息的风格和战术(顺序和办法);

三、认真考虑交往如何开始和结束(为了让目标在意识中烙下你需要的谈话样式,促使他今后继续与你接触,这一步非常需要)。

观察过程中应主要关注这些细节:非语言行为(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所有身体动作、手势等);伴随语言行为(声音音调和音色、说话停顿情况),语言行为(词语、句法);空间移动情况。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