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攻打成都时,刘禅的7个儿子在干什么?姜维:有6个都是怂包!

2025-07-14 15:36:08 195

面对邓艾率领的万余疲惫之师,后主刘禅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投降。那么,他的七个儿子在此时有何举动呢?关于这一点,蜀国大将军姜维或许会愤怒地指责刘禅的六个儿子,称他们为"小阿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263年,司马昭部署了三路大军征讨蜀汉:钟会领兵十万,邓艾带军三万,诸葛绪统率三万。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刘禅政权。此时,蜀汉大将姜维正驻守沓中,朝中将领张翼、廖化等人也积极组织抵抗。

邓艾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避开姜维在剑阁的主力部队,转而从阴平小道奇袭成都。面对这一危机,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即刘禅的女婿,率领上万蜀军迎战。然而,缺乏实战经验的诸葛瞻未能守住有利地形,致使邓艾部队顺利进入平原区域。最终,经验丰富的邓艾成功击败了蜀军。

绵竹一役,诸葛瞻父子与张遵等人皆以身殉国。此时成都城内,刘禅仍掌控着过万兵力,凭借城墙之固,足以坚守。但出人意料的是,刘禅选择了向邓艾投降,并下令姜维、廖化等将领停止抵抗,归顺钟会。

刘禅的诏令一经传达,姜维麾下的将士们愤懑难平,纷纷挥动利刃劈向山石,以此宣泄内心的不满。

【邓艾攻打成都时,刘禅的7个儿子在干什么?】

《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述,姜维接到后主刘禅的降旨后,在涪城军前放下武器,向钟会投降。目睹此景的将士们无不愤慨,纷纷挥刀砍石泄愤。身为蜀汉大将的姜维尚且如此激愤,当邓艾兵临成都之际,刘禅的七位皇子又采取了哪些行动呢?

公元238年正月,蜀汉后主刘禅册封张氏为皇后,同时宣布大赦天下并更改年号。他册立长子刘璿为储君,次子刘瑶则受封安定王。尽管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刘璿本应具备出众才能,但其行为举止却与储君身份极不相称。当邓艾于263年兵临成都城下时,时年39岁的太子不仅毫无作为,反而随同刘禅向邓艾投降。

刘瑶与兄长刘璿一同随父刘禅向邓艾归顺,后随刘禅迁居洛阳。

刘琮,作为刘禅的第三个儿子,于262年离世。

在邓艾率军进攻蜀汉期间,新平王刘瓒作为刘禅的第四子,并未采取任何行动,随其父一同被迁往洛阳。

公元259年,刘禅册封其第五子刘谌为北地王。四年后,邓艾率军攻蜀,面对敌军压境,刘谌力谏其父誓死抵抗,宁可与敌血战到底也坚决反对开城投降。

历史文献显示,作为刘禅的第五子,刘谌继承了先祖刘备的雄心壮志,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苟且偷生。然而他的主战主张并未被采纳,刘禅最终听从了谯周等人的劝告,向邓艾率领的曹魏军队俯首称臣。

在北地王刘谌以死相谏未获回应的情况下,他先是亲手结束了妻儿的生命,随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系列行为充分展现了作为刘备后裔的气节与担当。

作为蜀汉末代君主刘禅的第六子,新兴王刘恂堪称典型的"安乐公"。在邓艾率军攻蜀的263年,这位皇室成员不仅未提出任何御敌之策,反而力主投降。八年后,随着刘禅离世,刘恂继承了其父的爵位。然而在担任安乐公期间,他的荒淫残暴、骄纵无度引发了梁州、益州等地民众的强烈不满,许多人开始谋划将其废黜。

上党王刘虔作为刘禅的第七个儿子,与其兄长刘璿及六哥刘恂相似,在邓艾进攻蜀国时未能提出任何见解,最终陪同父亲刘禅前往洛阳。

【谁是刘禅最优秀的儿子?】

邓艾攻蜀期间,后主刘禅虽有七位皇子,但除北地王刘谌外,其余诸子——刘璿、刘瑶、刘琮、刘虔、刘恂均表现怯懦。面对敌军压境,他们既无应对之策,亦无卫国行动。

倘若刘禅坚守成都,在剑阁的钟会根本无法击败姜维。待钟会撤退,姜维率军回援,邓艾必将陷入蜀军包围。遗憾的是,刘禅虽有七子,仅一人主张死战,其余六人皆选择退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