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爆发激烈争吵,耿爽罕见大骂美国:美方应该感到羞愧、耻辱

2025-08-03 06:13:43 156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7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会议厅内,美国代理常驻联合国代表谢伊突然调转话题,将矛头直指中国:“几乎每天都能在俄罗斯的无人机、武器和军车中发现中国产零件。”

她声称中国对军民两用物项的管控形同虚设,不仅暗示中国间接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动,更是敦促各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物资。

面对美方代表的无端指责,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随即起身回应:“一周之内,美国接二连三在安理会对中国无端发难……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耻辱!”

“三连击”战略

这场外交风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精心策划的“三连击”战略,毕竟在短短一周时间内,美国就在联合国最高决策机构上三次针对中国。

7月22日,安理会举行“通过多边主义与和平解决争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公开辩论,美方代表突然调转话题,就南海问题对中国发难,更是重提2016年所谓的“南海仲裁裁决”。

而且在两天后,在联合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会议上,美方拿涉疆议题抹黑中国,甚至在7月25日乌克兰问题审议会上,美国代表第三次站上指责席,声称中国产零件“每天都在俄罗斯武器中被发现”。

要知道,美方指控的核心是所谓“中国援助俄罗斯军民两用物资”,而且谢伊在发言中甚至搬出“工业冷却装置被改造成无人机发动机”的指控,这种把民用设备强行关联军事用途的套路,早在2023年就被中方多次驳斥过。

不过外界就纷纷认为,美国就是想通过多议题施压,把中国塑造成全球问题制造者,为遏制战略造势,分散国内对乌克兰战局不利的批评。

但其实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冷战后北约的东扩,毕竟北约五次向东扩张,逐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引发俄方强烈反应。

而美国作为北约的主导国家,推动这个过程,却忽视俄罗斯的安全关切,例如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持续给乌克兰军事和经济支持,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加大军援规模,单笔援助高达470亿美元。

也正是美国这种挑衅和拱火行为,才让俄乌冲突加剧,但美方现在却想把中国塑造成战争“帮凶”,为国际舆论施压找理由。

耿爽的“羞愧耻辱”论

不过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连环指控,耿爽的反击也是直击要害,他指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中国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始终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包括无人机的出口。”

而且耿爽当场甩出三组关键数据,根据2024年12月1日施行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中方对78类关键物资实施最严管控,近半年拦截可疑订单23起。

即便在2025年1至6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8%,但军用物资占比不足0.3%,且全部经过联合国核查,但是反观美国,同期美国对乌军援达1233亿美元,其中695亿用于军事装备,却从未公布过弹药流向清单。

更是从俄乌战争爆发至今,中国不仅没向俄乌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或军援,更是一直保持中立,致力于推动停火和和平谈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中国外交偏向低调澄清,一般只会委婉迂回,基本上不会指名道姓针对某个国家,而现在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点名道姓。

而中国敢正面回击,完全是因为背后有着强大的国力支撑,毕竟中国经济规模在全球排前列,工业产值领先,科技领域像5G、人工智能有进展。

仅以无人机产能为例,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交付量达317万架,而北约计划援助乌克兰的总量仅为100万架。

毕竟在今年1月,面对美国所谓“中国支持俄罗斯延长战争”的指控,耿爽就直接回应:“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央广网2025年07月26日关于耿爽:美国接二连三在安理会对中国无端发难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新京报2025年07月23日关于中国代表在安理会驳斥美方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环球网2025年07月25日关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当场驳斥美方就涉疆问题的无端指责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海外网2025年07月26日关于耿爽:美国应感到羞愧、耻辱!的报道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辉达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