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突发山洪:整座山像被撕开,车子眨眼间就没了影

2025-08-13 07:26:40 129

8 月 7 号那天,甘肃兰州榆中县的雨下得邪乎。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到了下午突然变了脸,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响,天地间很快白茫茫一片。谁也没想到,这场雨会变成一场噩梦。

住在县城的王林(化名)傍晚站在阳台抽烟,眼角余光瞥见远处的山在 "淌水"。刚开始他还以为是错觉,揉了揉眼睛再看 —— 哪是什么淌水,分明是整座山的坡面上都在往下流水,像是有人把一桶桶水从山顶泼下来。"不对!是山洪!" 他心里咯噔一下,眼睁睁看着浑浊的水流顺着山沟往县城方向涌,沿途的小树被连根拔起,路边停着的小轿车像玩具一样被卷走,连个影子都没留下。

王林的手瞬间凉了。他猛地想起住在马坡乡马莲滩村的奶奶,赶紧摸出手机拨号,听筒里却只有 "嘟嘟" 的忙音。"完了,信号肯定断了。" 他瘫坐在沙发上,奶奶患有老年痴呆,平时连家门都出不了,这时候恐怕...... 他不敢再想下去。

同一时间,城关镇的赵女士正抱着枕头缩在七楼窗边。她家的楼房像被人摇的拨浪鼓,墙壁上的裂纹都在嗡嗡作响。"当时腿都软了,哪敢开门啊。" 她透过雨帘看见楼下的街道涨起黄汤,交警的反光背心在水里一闪一闪,消防队员背着救生衣往对面楼跑 —— 二楼有户人家的窗户里伸出两只手,眼看水就要漫到窗台。

"对面楼里的人被救出来时,浑身淌着泥汤,抱着消防员的胳膊直打哆嗦。" 赵女士说,那晚整座城都泡在水里,直到后半夜雨势渐小,她才敢趴在窗台上打盹。第二天一早推开窗,橙黄色的救援服在泥浆里格外显眼,清淤车的轰鸣声从早响到晚。

8 月 8 号夜里,省政府的新闻发布会透了底:这次暴雨邪门得很。兴隆山那边 15 个小时的降雨量,差不多是往年一整年的一半还多,城关、小康营几个观测站的记录全破了建站以来的纪录。省应急厅的巨鸿文主任在会上掰着手指头说:雨下得又久又急,还专挑一块地方猛灌,不闹灾才怪。那会儿统计的数字是 10 人没了,33 人找不着,谁都没想到两天后这数又往上走了。

受灾的不光是县城。马坡乡的路断成了几截,小康营乡的电线杆倒得像多米诺骨牌,夏官营镇的老乡说,村里的井都被泥糊死了,现在喝水全靠救援车送。最新的账算下来,102 公里公路泡汤,5 座桥成了危桥,37 个村摸黑过日子,114 个基站哑了嗓子,3620 亩庄稼地变成了泥塘 ——3 万多人的日子,一下子被这场洪水搅得稀碎。

好在救援的人来得快。公安干警蹚着齐腰深的水疏导交通,消防队员背着氧气罐在废墟里搜救,电力工人踩着泥泞接电线,连附近工地的挖掘机都调来了,轰隆隆地清着路障。截至 9 号傍晚,已经有 9828 人被转移到安全地方,只是那 15 个遇难的名字,和 28 个还没找到的身影,像石头压在每个人心里。

现在榆中县城里,清淤车一过就扬起漫天尘土,商店门口堆着刚从水里捞出来的纸箱,路边的公告栏贴满了寻人启事。赵女士每天出门买菜都要绕路,看见穿橙衣服的工作人员就忍不住递瓶水:"辛苦你们了,慢慢弄,安全第一。"

指挥部说,接下来要跟时间赛跑。10 号前得让电和信号先通起来,通往马莲滩村的路要抢通,失联的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找。王林每天守在临时安置点的公告栏前,盼着能看到奶奶的名字,他总念叨:"那么好的人,肯定能挺过去。"

雨停了,太阳出来晒得泥浆冒白烟。这座被洪水洗过的县城,正一点点从泥里站起来。就像路边那棵被冲歪的白杨树,根还扎在土里,总有一天能重新挺直腰杆。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