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靖王之后,为何混成了织屐贩席的贫农?

2025-07-27 07:34:38 125

这一点应该从古代的宗法分封制以及西汉的推恩令“酎金夺爵”来分析。

秦汉其实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秦汉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采取严格的宗法分封制来维系自己的统治。

宗法分封制就是周朝时期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分封制是将国家分封给各个诸侯,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宗法是各等级的继承秩序,是一种纵向的关系。

而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比如一个诸侯被分封一个国家,在继承的时候嫡长子能够完全继承,其他子嗣只能成为卿,卿的嫡长子能够继承卿的爵位,而其他子嗣只能成为大夫,最后成为士。

如果不是嫡长子,基本五代之后就成为庶民了。

秦朝时期完全废除分封制采取郡县制,结果仅仅几年就被推翻,刘邦经历楚汉战争建立汉朝后对于地方制度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策略,“非刘姓不得封王”这种制度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作用。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他保证了西汉初期刘姓诸侯对各路势力的绝对镇压,在西汉初期铲除异姓诸侯的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个制度有一个缺点就是,在摆脱了异姓诸侯后,过了几代之后,刘氏宗亲关系淡薄,也要走西周时期时期的老路,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地方刘姓诸侯联合起来反对中央。

汉景帝派周亚夫为主帅,平定七国之乱后,到汉武帝时期,西汉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削藩,先是颁布了推恩令来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

推恩令这项制度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长子、次子、三子,也就是打破周朝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情况下,强大一点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推恩令看起来是对付分封制的不二法门,因此遭到很多诸侯的反对,推恩令刚出台不久,淮南王和衡山王就勾结造反,汉武帝在废了两国诸侯后,开始打压诸侯,在公元前112年借口列侯所献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夺爵一百零六人。

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从时间上来说,他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后代,西汉和东汉虽然都是汉朝,却已经是改朝换代,刘秀建立东汉之前,他的父亲经过推恩令的推广,成为一个县令,刘秀也算是平民出身,早年在家种地,不比刘备卖草鞋差不多。

而刘秀还是刘邦的九世孙,说起来比刘备的血系可近多了。假如刘备是刘胜的直系后代,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打汉室口号,其实就有一点耍流氓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刘秀好歹还有个传承,是经过推恩令一代一代从列侯变成农民的,按照刘备的说法,他那一支更不咋地。

中山靖王刘胜自己的儿子就多达上百个,刘备的祖先应该是刘胜儿子中的刘贞,汉武帝在酎金夺爵的时候肯定考量了刘胜的情况,将其子嗣夺爵的不再少数,刘贞就是其中之一,被贬为庶民了,也就是说,刘备祖上多少辈都是农民,说是汉朝宗室,纯属耍流氓。

在东汉时期,也有很多刘姓宗亲在朝堂有一定影响力,这些人虽然跟宗室有一定的关系,但还是靠着自己的实力,比如荆州刘表当年就是单枪匹马接收了荆州,少年时也是英雄人物。

刘备祖上世代务农,只有他祖父被举孝廉当个县令,而刘备的父亲刘弘去世的很早,刘备属于孤儿的那种。

总体上来说,刘备虽然是刘氏宗亲(有人质疑是冒充),但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受到任何宗亲待遇,而其父亲去世过早是刘备少年生活艰辛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在汉朝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最后在田里务农的一抓一大把。

到明朝时期对皇室宗亲照顾最为得体,不管你有没有能耐,还是传了多少代,只要你是老朱家的后代,国家就奉养你,不说荣华富贵,但说衣食无忧。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